全国唯一分室落地大走廊!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结构及人工智能生物学分室揭牌
8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结构及人工智能生物学分室揭牌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2024年暑期学校启动仪式在青山湖科技城顺利举行。
活动中,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主任孔春浩讲话,临安区委书记杨国正致欢迎辞,活动由临安区委常委、青山湖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学超主持。
王宏伟,孔春浩,省科技厅副厅长楼学军,杨国正,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俞立为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结构及人工智能生物学分室揭牌。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副主任施黄凯,临安区委常委、副区长陈立群为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结构及人工智能生物学分室首批入驻PI 颁授证书。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新泉,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欧光朔,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畏,陈立群,临安区科技局局长叶剑,青山湖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力共同启动 CLS2024 年暑期学校。
膜国重是国内唯一定位于膜生物学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际生命健康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前沿机构。在清华大学现行的国重合作框架下,每个国重仅允许设立一个分室,青山湖分室将作为支持膜国重总室基础科研成果验证及转化的高能级载体,具有极高的合作意义和价值。
孔春浩对分室的成立和学校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青山湖科技城是大走廊“硬科技”创新策源地,有着大走廊最充裕的产业空间资源,拥有31家科研院所,是浙江省科研院所最多、科技资源最为集聚的区域,创新指数居浙江省第一梯队。今天的揭牌仪式,既是双方合作的阶段性成果,也是面向未来、携手共进的崭新起点,为青山湖科技城下一步创新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下一步,他要求,一是提升创新能级,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青山湖科技城要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上进一步加力,充分发挥现有科研院所集聚和人才优势,借力清控科创双向转化和孵化平台、能源低碳利用概念验证中心等载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青山湖模式”。二是坚持创新驱动,赋能产业持续蓬勃发展。青山湖科技城要以此次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落地为契机,有效整合多方科技力量,聚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前沿领域,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联动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成果共享,在重大原创性和前沿交叉领域研究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持科技支撑。三是强化人才引育,建设高能级“人才蓄水池”。青山湖科技城位于大走廊的西端,更要用足人才政策优势,用好外部生态环境优势,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综合体系,加快打造良好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特别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求突破,搭建起科技人才、科研成果与产业落地之间的桥梁,把政策引人转化为事业留人,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随后,一行人实地参观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结构及人工智能生物学分室展厅、冷冻电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