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召开工作务虚会
3日至4日上午,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召开务虚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谋划工作。市政府党组成员,管委会主任孔春浩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全面落实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大走廊打造成全国廊道式创新区示范样板。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其他市管领导干部、一廊三城处级干部和市纪委市监委派驻市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参加会议。会上,各位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回顾总结了2023年工作,认真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2024年工作重点。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孔春浩指出,这次务虚会,进一步放大了格局、开拓了思路,是一次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年多来,大走廊体制机制越来越顺畅,创新要素加快集聚裂变,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势头,城市建设进入加速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成之惟艰,得益于抢抓国家战略、得益于锚定科创初心、得益于省市高度重视、得益于一廊三城共同努力。
他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杭州市持续放大亚运效应、阔步进入超大城市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是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裂变跨越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正确认识内外部环境,找准大走廊发展的历史方位,把握客观规律,增强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打造更多具有大走廊辨识度的成果。总体来说,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省市对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厚望前所未有,创新策源地的建设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抢抓历史机遇,借中央省市全力推进科创发展契机,加快推动大走廊从量变式发展转向裂变式发展,开好顶风船、走好上坡路。
他强调,2024年,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浙江提出的“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精神,按照刘捷书记提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城市现代化先行区和创新人才集聚示范区”发展要求,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坚持统筹创新、融合赋能,充分挖掘大走廊科技创新潜在优势,放大数字经济特色优势,形成高质量发展新的优势。一是创新能级提升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重点围绕各个科创平台,加大支持力度,形成规模效应,加快推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上要探索有效闭环,切实发挥成果转移转化载体作用,力争廊内创新主体成果就地转化率上新台阶,技术交易总额有新突破;三是高端人才集聚上要精准施策,牢固树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发展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重中之重抓好人才的“增量”与“存量”;四是新兴产业培育上要前瞻布局,要持续做优数字经济现有优势,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新的优势,推动企业提质塑能潜在优势,打造产业要素集聚资源优势;五是科创金融支撑上放大撬动效应,要用足用好专项资金,发挥基金引导作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大走廊经济和科技长期健康发展做好金融支撑和要素保障;六是城市新中心建设要不断破题,要脚踏实地也要天马行空,要规划统筹,打响大走廊品牌,加快云城开发,完善综合交通,优化公共配套,与三区三城协调统一,齐头并进;七是要素资源争取上要更加积极主动,要积极和省市部门对接,把大走廊的想法放到省市甚至中央的谋划中去,争取更多“国字号”“浙江省”牌子落户;八是干部队伍建设要摆上首要位置,要坚定不移抓队伍,抓牢大融合、大培训、大党建,建设好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为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为落实好2024年的工作,他要求,一要坚持双向赋能,“一廊三城”之间要统分结合、双向赋能,通过同向发力,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坚持前瞻谋划,要站在全国全球的战略角度去看待问题,要用“十年之后”甚至“三十年之后”的未来眼光去谋划工作;三要坚持责任闭环,秉承“省市有部署,大走廊见行动”原则,强化主体责任,及时把中央省市部署转化为明确的时间表、任务书、施工图。要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续写更多大走廊成绩,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