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廊内新闻

回眸2022 ① | 以创新驱动增添动能 杭州未来科技城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3-01-05 11: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
分享: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2023已悄然开启,回眸2022年,有太多闪光瞬间值得回味。

2022年,是杭州未来科技城抢抓城西科创大走廊融合发展和余杭区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重大机遇、奋进新征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科技城进一步突出创新驱动,建设创新策源地核心区;大力提升产业能级,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紧紧围绕关键要素,建设远来近悦的营商环境……这一年,未来科技城奋楫争先,勇毅前行,硕果累累。

未来科技城官微推出“回眸2022”年度系列报道第一篇,将对2022年未来科技城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进行年终盘点。展望2023,我们将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

1-11月,规模企业营收达到7990.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81.14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总量77.25亿元,制造业投资总量16.81亿元。

“深入实施伴飞行动,不断创新对企业提供有呼必应零距离服务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杭州未来科技城全面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稳增长、优结构、争特色、强服务等各项工作,狠抓项目建设,突出创新驱动,奋力答好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这道必答题。

聚力企业培育,提升发展硬实力

创新经济的主体是企业。目前,未来科技城辖区内超3万家企业,其中许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加强企业服务保障,回应企业诉求,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年初以来,未来科技城相继开展伴飞行动和“十百千万”联企帮扶活动,坚持纾困和培优两手抓,助力企业加速发展壮大。“我们的工作就是全程跟进企业的服务保障,协助企业解决堵点问题。” 这些由管委会“一把手”和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当“店小二”的队伍已扩大至60支,服务企业超1000家。

与此同时,未来科技城还积极结合辖区内企业实际,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助企活动,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线上“科技政策直播间”和线下“进百园、访千企”助企服务系列活动29场,服务企业超5000人次,持续擦亮“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金名片。

在不断优化完善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下,未来科技城加速构筑“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打造全链条创业孵化生态圈,双创之花在这里竞相绽放。

据统计,2022年未来科技城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0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62家、市级“雏鹰计划”企业166家,取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的创新载体19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成功立项22项,占全区的88%;之江、湖畔实验室等13家单位17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5项,蝉联“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项大满贯。

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激发发展新动能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坚持高标准推进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等高能级载体建设的同时,未来科技城还不断提升创新的“浓度”和“厚度”,重点发展数字文化、XR以及车(飞)联网、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走深走实。

以XR产业为例,未来科技城于3月率先启用XR产业空间站并发布XR产业计划。根据该计划,未来科技城五年内将培育XR上市企业5家,引培XR相关企业300家,扶持技术攻关和场景应用项目100项。

打造创新策源地,就是要在“无人区”探索未来方向。依傍这一主动力,未来科技城积极打造空地一体无人系统,探索未来交通新体系。截至目前,杭州无人机运行管理服务系统已经稳定上线运行976天,开通13条核酸运输航线并实现国内人口稠密地区首次在同一片空域内多无人机运行主体的常态化运行。

“作为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城市空中交通是未来科技城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无人机政务应用的开展,初步建成无人驾驶三大平台,通过无人机综合应用平台实现无人驾驶场景应用一条链,有效打通政企数据链路。”未来科技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此之外,未来科技城还坚持以创新策源带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和空间拓展,积极探索助力西部富美新模式,拓宽共同富裕路。截至目前,未来科技城已向西部五镇输送了20余个未来科技城重点项目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西进发展。

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体系 解锁发展新格局

“培育了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4家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近期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名单中,未来科技城取得成绩十分亮眼。这也得益于未来科技城始终坚持全周期服务助力全产业升级。

据介绍,2022年以来,未来科技城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

例如,以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为载体,为企业提供20余项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窗口年度企业咨询达400人次,专项服务达200人次。其中,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服务窗口完成质押登记金额达13亿;科技情报查询窗口服务企业共百余家,提供了价值550万元/年的数据库资源服务。同时,依托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累计举办19场知识产权主题培训,惠及区域内科创型企业近百家等。

在此基础上,未来科技城辖区内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愈发凸显,专利数量与日俱增。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未来科技城专利授权数量为9158件,其中发明授权2838件,同比分别增长11.52%、64.52%,也将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实践基地两块国家级知识产权“金字招牌”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科技城积极谋划并顺利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2022年充分发挥作用,高效助企提质增效。“通过这个项目,公司一次性拿到了2000万元,对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非常有帮助。”正如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雪峰所说,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模式让企业能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上,得到融资的同时又保留了知识产权自主性,更有信心实现飞跃式发展。此外,第二期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进一步释放效能,截至目前已成功发放1.33亿融资款至14家企业。

这一年,未来科技城在创新发展的澎湃浪潮中破浪前行,行稳致远。2023年,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策源工程,依托大院大企大平台,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未来科技城将通过打造“阶梯计划”,将优质的科技成果、技术成果进行大规模整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努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回眸2022 ① | 以创新驱动增添动能 杭州未来科技城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时间:2023-01-05 11:22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2023已悄然开启,回眸2022年,有太多闪光瞬间值得回味。

2022年,是杭州未来科技城抢抓城西科创大走廊融合发展和余杭区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重大机遇、奋进新征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科技城进一步突出创新驱动,建设创新策源地核心区;大力提升产业能级,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紧紧围绕关键要素,建设远来近悦的营商环境……这一年,未来科技城奋楫争先,勇毅前行,硕果累累。

未来科技城官微推出“回眸2022”年度系列报道第一篇,将对2022年未来科技城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进行年终盘点。展望2023,我们将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

1-11月,规模企业营收达到7990.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81.14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总量77.25亿元,制造业投资总量16.81亿元。

“深入实施伴飞行动,不断创新对企业提供有呼必应零距离服务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杭州未来科技城全面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稳增长、优结构、争特色、强服务等各项工作,狠抓项目建设,突出创新驱动,奋力答好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这道必答题。

聚力企业培育,提升发展硬实力

创新经济的主体是企业。目前,未来科技城辖区内超3万家企业,其中许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加强企业服务保障,回应企业诉求,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年初以来,未来科技城相继开展伴飞行动和“十百千万”联企帮扶活动,坚持纾困和培优两手抓,助力企业加速发展壮大。“我们的工作就是全程跟进企业的服务保障,协助企业解决堵点问题。” 这些由管委会“一把手”和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当“店小二”的队伍已扩大至60支,服务企业超1000家。

与此同时,未来科技城还积极结合辖区内企业实际,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助企活动,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线上“科技政策直播间”和线下“进百园、访千企”助企服务系列活动29场,服务企业超5000人次,持续擦亮“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金名片。

在不断优化完善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下,未来科技城加速构筑“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打造全链条创业孵化生态圈,双创之花在这里竞相绽放。

据统计,2022年未来科技城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0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62家、市级“雏鹰计划”企业166家,取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的创新载体19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成功立项22项,占全区的88%;之江、湖畔实验室等13家单位17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5项,蝉联“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项大满贯。

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激发发展新动能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在坚持高标准推进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等高能级载体建设的同时,未来科技城还不断提升创新的“浓度”和“厚度”,重点发展数字文化、XR以及车(飞)联网、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走深走实。

以XR产业为例,未来科技城于3月率先启用XR产业空间站并发布XR产业计划。根据该计划,未来科技城五年内将培育XR上市企业5家,引培XR相关企业300家,扶持技术攻关和场景应用项目100项。

打造创新策源地,就是要在“无人区”探索未来方向。依傍这一主动力,未来科技城积极打造空地一体无人系统,探索未来交通新体系。截至目前,杭州无人机运行管理服务系统已经稳定上线运行976天,开通13条核酸运输航线并实现国内人口稠密地区首次在同一片空域内多无人机运行主体的常态化运行。

“作为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城市空中交通是未来科技城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无人机政务应用的开展,初步建成无人驾驶三大平台,通过无人机综合应用平台实现无人驾驶场景应用一条链,有效打通政企数据链路。”未来科技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此之外,未来科技城还坚持以创新策源带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和空间拓展,积极探索助力西部富美新模式,拓宽共同富裕路。截至目前,未来科技城已向西部五镇输送了20余个未来科技城重点项目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西进发展。

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体系 解锁发展新格局

“培育了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家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4家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近期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名单中,未来科技城取得成绩十分亮眼。这也得益于未来科技城始终坚持全周期服务助力全产业升级。

据介绍,2022年以来,未来科技城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路径机制。

例如,以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为载体,为企业提供20余项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窗口年度企业咨询达400人次,专项服务达200人次。其中,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服务窗口完成质押登记金额达13亿;科技情报查询窗口服务企业共百余家,提供了价值550万元/年的数据库资源服务。同时,依托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累计举办19场知识产权主题培训,惠及区域内科创型企业近百家等。

在此基础上,未来科技城辖区内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愈发凸显,专利数量与日俱增。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未来科技城专利授权数量为9158件,其中发明授权2838件,同比分别增长11.52%、64.52%,也将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实践基地两块国家级知识产权“金字招牌”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科技城积极谋划并顺利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2022年充分发挥作用,高效助企提质增效。“通过这个项目,公司一次性拿到了2000万元,对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非常有帮助。”正如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雪峰所说,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模式让企业能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上,得到融资的同时又保留了知识产权自主性,更有信心实现飞跃式发展。此外,第二期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进一步释放效能,截至目前已成功发放1.33亿融资款至14家企业。

这一年,未来科技城在创新发展的澎湃浪潮中破浪前行,行稳致远。2023年,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策源工程,依托大院大企大平台,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未来科技城将通过打造“阶梯计划”,将优质的科技成果、技术成果进行大规模整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努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