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新中心“乘风起航”
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指出,杭州要加快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以更大手笔、更大魄力、更大担当推进科技创新,争取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举全市之力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优化调整体制机制,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高水平现代化引领区,努力成为比肩“硅谷”的科创高地。
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捷所作的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城西科创大走廊”两次被提及,可谓分量十足,这使得大走廊“四城”(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云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愈发清晰。
在杭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看来,在西湖时代和钱塘江时代之后,杭州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迎来了第三阶段,便是城市从投资驱动进入创新驱动的“大城西时代”。
云城:感受杭州发展脉动
通过此次党代会,不难看出杭州大力发展城西科创大走廊,进一步打造科技核心腹地、东方“硅谷”的野心。这份底气从何而来?这就要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基因说起。
五年来,大走廊吸纳了无数高新技术产业、高精尖人才在此扎根,包括阿里全球总部、VIVO全球AI总部、OPPO全球终端研发总部等超过25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城西科创大走廊,数字经济项目占比已经超过90%。与产业相匹配的是高密度的人才架构,这里拥有各类人才超过45万,全职院士达59名,杭州的“智库”,几乎都汇聚在这里。可以说,城西科创大走廊已经与杭州“数智”发展的路径连在了一起,共同组成了强力的发展引擎。
杭州云城是城西科创大走廊“四城”之一,规划建设范围东至绕城高速、西至南苕溪、南至余杭塘河、北至杭长高速,围合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地处城西科创大走廊纵深拓展腹地,与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共同构成“一廊四城”。在感受杭州发展脉动的同时,云城也树立了自己的发展方针——建成彰显山水之城、文明之城和数字经济第一城特色的未来城市。
打造杭州西站核心枢纽区,加快域内创新产业落地,建设全市第一高楼……依托城西科创大走廊科技与人才资源的优势,近年来,云城通过进一步扩展大走廊创新产业发展优势和综合交通优势,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跨越式发展,人口增速、人才净流入率屡创新高,越来越多的创业青年将目光投向这块“创新型”热土。
云城:打造未来品质名城
在“大城西时代”发展的航道上,紧紧抓住产业与人才的目光,对云城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城西科创大走廊四城存在相互依存、资源互通的关系;另一方面,四城又具有独立发展、拼搏争辉的意识。在杭州下一轮创新发展的“强风”抵达之前,云城如何在扩大优势的基础上,把握新的风向,显得尤为重要。
在交通上,云城建立起以杭州西站枢纽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网,打造1小时杭州枢纽服务圈、8小时国家中心城市交通圈。从云城出发,即可通达杭州都市圈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国家中西部城市。地铁2号线、3号线、5号线、机场轨道快线以及更多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网将围绕云城构建起强势的出行快圈,打造“轨道上的城市”。
在产业上,梦想小镇、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阿里云、菜鸟等智造领军型企业云集,与云城周围的阿里巴巴(西溪总部)、中国人工智能小镇共建智慧互联引擎。
在教育上,云城立足于西湖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串联起周边浙江大学、中法航空大学、湖畔大学等高校,全方位促进人才建设。
在科技上,超重力实验室引领创新,与云城附近的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相互“辉映”,持续释放着城市智慧发展的先锋力量。
在生活层面上,云城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复合、职住一体、标杆示范”要求,规划杭腾、云门、双铁上盖、西湖大学和云谷5个未来社区,先期启动站南杭腾未来社区,为人才的落地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打造全省、长三角样板和未来城市生活典范。
2022年,云城共安排项目109个,总投资1469.9亿元。在杭州亚运会即将来临之际,云城多处建设项目“马不停蹄”地朝前攻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杭州西站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三号线、机场快线等地铁在云城全境开通,教育、科技、产业等多项优势资源向云城聚集,云城将不断补齐城西科创大走廊城市功能短板,为杭州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再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