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科技城展现发展主平台担当,助力打造产业强区
自12年前奠基以来,青山湖科技城坚持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逐步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版图重要一极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平台,并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类新型存储技术的科创高地。
“硬核”实力
为建设“科创高地”筑基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淀,也让青山湖科技城的“自我定位”更加清晰:重点聚焦“硬科技”+“根技术”+“新制造”,主攻高端装备制造、未来微电子、新材料等产业,建设成为国内高端装备特色产业高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硬科技”产业发展主平台和“硬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1年,青山湖科技城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规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152”项目连续3年实现“双百突破”,杭氧、源牌科技参与的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多个项目(企业)入选、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7个项目获评省级首台套,5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序推进,创新指数进入全省第一梯队……
龙头企业彰显“硬核”担当。
2021年1-11月,8家1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413.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量的70.7%。杭叉、杭氧、西子电梯等企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1.6%、16.7%、28.3%。
以往,一提起青山湖科技城,就会想到杭氧、杭叉、万马等制造业龙头企业;如今,驰拓科技、谱育科技、启尔机电等一大批成长型高端制造企业在此迅速崛起。
成长型企业发挥“硬核”潜能。
2019年,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搬至青山湖科技城。这些年,作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谱育科技不仅有着领先的质谱、色谱、光谱技术和产品平台,还推出了一系列“全国第一”的大型科学仪器。落地科技城两年多来,谱育科技年营收额逐年倍增,2021年预计达到9亿元。
从20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的大企业,谱育科技吸引了不少浙大、南大、厦大、武大的研究生和博士,其中研发人员就有1000余人,硕博比例超过60%。同时,谱育科技还积极“以企引企”,建设先进精密仪器产业创新中心,以构建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生态。
2020年底,青山湖科技城未来微电子智创产业社区——LinkPark(滨河)产业社区开园,谱育科技、启尔机电等5家先进精密仪器制造企业首批入驻,未来微电子装备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正在青山湖科技城加速形成。据统计,2021年共招引产业链项目27个。
近年来,青山科技城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加强。依托青山湖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微纳技术及应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研发和产业化;建设云制造小镇,大力培育微电子产业、先进精密仪器与科学仪器产业;集聚一批高端制造企业,打造“一平台两中心”,即先进精密仪器共性技术研发及工程化创新服务平台、先进精密仪器制造业创新中心、微电子设备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发展“硬核”产业。
“硬核”服务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青山湖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达到91%,已累计培育国家高新企业165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工程中心、研发中心(技术中心)55家,培育“雄鹰”“鲲鹏”“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10余家。
作为临安区科创的主引擎,青山湖科技城的内生动力凝结着临安区多年来对建设产业生态的战略定位。
“促发展”的核心在于“强服务”。
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只有把企业服务好,企业才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指标,带来更多的税收;只有把招商引资对象服务好,才能引进更优的项目;只有把人才服务好,才能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只有把基层群众服务好,才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
2020年9月,青山湖科技城在深圳设立的廊湾产业加速器正式开业。这是杭州在深圳设立的第一个“飞地孵化器”和人才服务站,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与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对接建立了窗口与桥梁。
该廊湾产业加速器瞄准人工智能、高端医疗器械、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重点孵化“硬科技”企业,招引“硬科技”人才。同时,深圳丰富的人才、技术、产业链、市场等创新创业资源,也将服务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企业,实现辐射带动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把握创新策源需求导向,保障新产业新平台新机构发展空间,青山湖科技城还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大孵化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城人才和项目招引主阵地的作用。
2020年11月,青山湖科技城企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所有涉及商事服务、项目审批、企业和人才服务的审批服务部门,集中实行“专班、专人、专办”服务模式,把以往的“企业自己跑”,变为“中心替你跑”。
“人才”成为“促发展”的软实力。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人才高地20条”“双招双引20条”等人才政策,新设立20亿元的“临安智造产业发展基金”和信贷规模达2亿元的人才金融风险池,对主导产业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20条”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已形成全覆盖、分类别的综合性人才政策体系。
同时,地铁16号线、科技大道快速路、绕城高速西复线等融杭通道已全面贯通,打通了科技城融杭的“任督二脉”,亦成为高新技术人才来青山湖科技城就业的又一重要因素。
“硬核”定位
朝共同富裕持续迈进
产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源。
在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科技与产业发展局主要负责人看来,临安产业发展格局的“升级”主要体现在集群发展、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产业平台构建;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整,制造业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稳步提升;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聚焦产业链引育,以高端装备产业链为支撑,未来微电子产业链为补充,传统线缆产业链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格局成型,聚焦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制造中心等创新主体不断涌现;更加注重融合发展,产业全面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今后五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当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的关键时期。
下一步,青山湖科技城仍锚定“青山”不放松,奋力奔向新征程。
具体而言,即确立一个目标。力争“十四五”末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上市企业突破十家。重点以青山湖科技城“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和“大孵化器”战略发展规划为引领,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推动产业扩量提质。
聚集两个发展。即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资源整合,有力有效推动人才、项目、资金集聚,均衡布局、优化配置,全力打造综合改革试验田、创新发展先行区。
抓住三个机遇。抓住国家新基建、新技术和新能源战略布局,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有效破解发展瓶颈制约。进一步扶大未来微电子产业链,扶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扶强传统优势产业链。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和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