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廊内新闻

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受邀参加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草案研讨

发布日期:2020-07-27 19: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分享: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问题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2020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由24名国际专家组成的特设专家组,正式启动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草案》编制。7月23日至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亚太区域研讨会,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受科技部、网信办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邀请,作为中方专家参会,以“共享中国经验 凝聚全球共识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为题发表观点,同时对建议书草案提出了具体建议。

 

朱世强认为,建立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应遵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增进人类福祉”两大基本理念。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认识,要充分考虑技术应用为化解人类共同灾难所提供的智慧支撑和带来的积极影响。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单纯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在于强调借助AI技术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朱世强表示,发展人工智能的基本态度应是“乐观、谨慎”。“乐观”指的是,应该持续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使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生活、教育、医疗、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益处。而“谨慎”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安全可控,要规范使用,防止滥用,避免为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与风险隐患,利用多方位的政策法规和科学措施,来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朱世强建议,《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草案》应倡导更具普适性的价值导向,这种导向不因各国经济实力、科技基础、人工智能应用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偏向,以便于今后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加强成员国互助共享的引导,引领成员国在不断探索中共建出更加有效的相互沟通、协调的机制;推动人工智能风险研判和评议,引导和鼓励各成员国联合开展对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社会影响和可持续治理的长周期、宽区域、多学科综合的观察和研究;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技术治理,以使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从根本上被认知和解决。

 



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受邀参加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草案研讨

时间:2020-07-27 19:35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问题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2020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由24名国际专家组成的特设专家组,正式启动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草案》编制。7月23日至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亚太区域研讨会,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受科技部、网信办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邀请,作为中方专家参会,以“共享中国经验 凝聚全球共识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为题发表观点,同时对建议书草案提出了具体建议。

 

朱世强认为,建立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应遵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增进人类福祉”两大基本理念。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认识,要充分考虑技术应用为化解人类共同灾难所提供的智慧支撑和带来的积极影响。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单纯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在于强调借助AI技术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朱世强表示,发展人工智能的基本态度应是“乐观、谨慎”。“乐观”指的是,应该持续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使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生活、教育、医疗、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益处。而“谨慎”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安全可控,要规范使用,防止滥用,避免为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与风险隐患,利用多方位的政策法规和科学措施,来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朱世强建议,《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草案》应倡导更具普适性的价值导向,这种导向不因各国经济实力、科技基础、人工智能应用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偏向,以便于今后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加强成员国互助共享的引导,引领成员国在不断探索中共建出更加有效的相互沟通、协调的机制;推动人工智能风险研判和评议,引导和鼓励各成员国联合开展对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社会影响和可持续治理的长周期、宽区域、多学科综合的观察和研究;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技术治理,以使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从根本上被认知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