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 人才风采

蓝色沙漠的探险者:专访软体机器人项目研究员梁艺鸣

发布日期:2019-01-22 13:1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
分享:

梁艺鸣,25岁,毕业于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固体力学硕士专业,2018年4月通过校园招聘加入之江实验室,现为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1月18日举办的“之江沙龙”上,梁艺鸣与之江实验室室友分享了他的一次远洋深海科考经历。分享台前,梁艺鸣从深远海探索装备的演进、软体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讲到他的这次蓝色沙漠探险之旅,从容自信、讲解清晰。

2018年下半年,梁艺鸣跟随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联合科考团赴远洋深海进行科考。此次随队出海,梁艺鸣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软体智能机器人项目海试。他坦言,“在荒芜海域里进行科学试验,需要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困难。”

此次的海上科考点地处热带,气温高、湿度大,海上作业需要克服气候原因造成的不适感。刚出海的头几天,还需要适应科学调查船船体本身的摇晃感,有时摇晃的幅度会达到15度,甚至20度,这种摇晃感对海上作业来说是种挑战,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睡眠,对于首次出海科考的梁艺鸣来说,这些都需要时间去适应。

谈到这次软体智能机器人的深海实测,梁艺鸣介绍说,海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前期试验反复失败,相继遇到了着陆器故障、布放平台损毁等困难。“第一次测试我们就遭遇了设备故障,后来团队成员连夜维修设备,高强度作战保证了后续海试的设备供给。”

他用“高考查分”来形容几次海试经历的忐忑心情。“每次将设备沉入深海,心里是又兴奋又忐忑,一边畅想如果测试成功,如何进一步深化方案取得更佳的试验效果,一边担心测试失败,又该如何调整试验方案。”

在经历了五六次前期测试失败之后,海试成员结合后方发出的模拟复现,大胆变更试验策略,利用船上极其有限的资源,优化改进试验器件,最终在最后一次投放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这套由之江实验室和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融合型智能机器系统在深海实测取得初步成功,软体智能机构驱动、模块化光源等功能运行良好。项目团队设计的照明与摄像系统,在约6000米深海区域成功拍摄到深海鱼虾的清晰视频。

梁艺鸣感叹:“当你习惯了海水的起伏,学会了与压力相处,便能见到全然不同的风景。”

梁艺鸣现在是之江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一名年轻的研究员,从事软物质力学、软体机器人方向的研究。“在加入之江实验室之前,我在浙大的研究方向就是软物质力学。入职之后,实验室为我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参加工作不久就能跟随项目组赴远洋进行深海科考,真的是十分幸运。面对人类知之甚少的深渊科学领域,同船科学家开拓进取的科研精神也让我深受鼓舞。”

据他介绍,来自不同科研团队的科学家成立了“海试大学”,利用航渡的空隙时间,以科普的形式相互交流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同船科学家的跨学科分享也给予我很多启发。”

梁艺鸣认为,学科间的交叉碰撞是创新的源泉之一。选择加入之江实验室,很大一个原因也是看中实验室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机制优势,“之江实验室的科研布局中就有考虑建设交叉研究中心。”

实验室也会定期举办“之江沙龙”,基于学科交叉创新的考虑,让不同研究中心的室友坐在一起,在开放式的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这里不仅有才华横溢的科研大咖,还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于我从事的科研方向的技术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梁艺鸣说,从事科学研究,有时会感到迷茫,状态也会有起伏,这些都很正常,但是最重要的是心态。研究人员要像潜水员一样“努力弄清楚情况”,让未知的“海底”逐渐清晰,直到豁然开朗。

他说,加入之江实验室之前,自己只想着做一名“技术宅”,这次蓝色沙漠探索之旅给予了他全新的体验和感悟。现在的梁艺鸣,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他将继续保持这份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软物质在机器人、特种环境中的落地应用,争取有新的突破。



蓝色沙漠的探险者:专访软体机器人项目研究员梁艺鸣

时间:2019-01-22 13:13

梁艺鸣,25岁,毕业于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固体力学硕士专业,2018年4月通过校园招聘加入之江实验室,现为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1月18日举办的“之江沙龙”上,梁艺鸣与之江实验室室友分享了他的一次远洋深海科考经历。分享台前,梁艺鸣从深远海探索装备的演进、软体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讲到他的这次蓝色沙漠探险之旅,从容自信、讲解清晰。

2018年下半年,梁艺鸣跟随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联合科考团赴远洋深海进行科考。此次随队出海,梁艺鸣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软体智能机器人项目海试。他坦言,“在荒芜海域里进行科学试验,需要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困难。”

此次的海上科考点地处热带,气温高、湿度大,海上作业需要克服气候原因造成的不适感。刚出海的头几天,还需要适应科学调查船船体本身的摇晃感,有时摇晃的幅度会达到15度,甚至20度,这种摇晃感对海上作业来说是种挑战,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睡眠,对于首次出海科考的梁艺鸣来说,这些都需要时间去适应。

谈到这次软体智能机器人的深海实测,梁艺鸣介绍说,海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前期试验反复失败,相继遇到了着陆器故障、布放平台损毁等困难。“第一次测试我们就遭遇了设备故障,后来团队成员连夜维修设备,高强度作战保证了后续海试的设备供给。”

他用“高考查分”来形容几次海试经历的忐忑心情。“每次将设备沉入深海,心里是又兴奋又忐忑,一边畅想如果测试成功,如何进一步深化方案取得更佳的试验效果,一边担心测试失败,又该如何调整试验方案。”

在经历了五六次前期测试失败之后,海试成员结合后方发出的模拟复现,大胆变更试验策略,利用船上极其有限的资源,优化改进试验器件,最终在最后一次投放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这套由之江实验室和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融合型智能机器系统在深海实测取得初步成功,软体智能机构驱动、模块化光源等功能运行良好。项目团队设计的照明与摄像系统,在约6000米深海区域成功拍摄到深海鱼虾的清晰视频。

梁艺鸣感叹:“当你习惯了海水的起伏,学会了与压力相处,便能见到全然不同的风景。”

梁艺鸣现在是之江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一名年轻的研究员,从事软物质力学、软体机器人方向的研究。“在加入之江实验室之前,我在浙大的研究方向就是软物质力学。入职之后,实验室为我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参加工作不久就能跟随项目组赴远洋进行深海科考,真的是十分幸运。面对人类知之甚少的深渊科学领域,同船科学家开拓进取的科研精神也让我深受鼓舞。”

据他介绍,来自不同科研团队的科学家成立了“海试大学”,利用航渡的空隙时间,以科普的形式相互交流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同船科学家的跨学科分享也给予我很多启发。”

梁艺鸣认为,学科间的交叉碰撞是创新的源泉之一。选择加入之江实验室,很大一个原因也是看中实验室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机制优势,“之江实验室的科研布局中就有考虑建设交叉研究中心。”

实验室也会定期举办“之江沙龙”,基于学科交叉创新的考虑,让不同研究中心的室友坐在一起,在开放式的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这里不仅有才华横溢的科研大咖,还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于我从事的科研方向的技术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梁艺鸣说,从事科学研究,有时会感到迷茫,状态也会有起伏,这些都很正常,但是最重要的是心态。研究人员要像潜水员一样“努力弄清楚情况”,让未知的“海底”逐渐清晰,直到豁然开朗。

他说,加入之江实验室之前,自己只想着做一名“技术宅”,这次蓝色沙漠探索之旅给予了他全新的体验和感悟。现在的梁艺鸣,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他将继续保持这份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软物质在机器人、特种环境中的落地应用,争取有新的突破。